时间: 2025-05-02 05:1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4:06
词汇“久丧”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久”表示时间长,“丧”通常指丧失、失去,因此“久丧”可以理解为长时间的丧失或失去。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不高,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一基本定义进行。
“久丧”字面意思是指长时间的丧失或失去,可能涉及亲人、朋友、工作、健康等方面。
由于“久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久”和“丧”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时间长度和丧失状态。
在某些文化中,长时间的丧失可能会有特定的社会仪式或习俗来帮助个体或群体处理这种情感。例如,某些文化中的哀悼期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久丧”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悲伤,因为它涉及到长时间的痛苦和失去。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深重的哀伤和无法轻易愈合的创伤。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个人经历中可能不太容易遇到直接相关的情境。但如果有人经历过长时间的丧失,如亲人的长期病痛后去世,可能会对这个词汇有深刻的个人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久丧”来表达深沉的哀伤:
久丧之痛,如影随形,
岁月无法抚平心中的裂痕。
视觉上,“久丧”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白照片、墓地、孤独的身影等图像。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到低沉的音乐或哀伤的旋律。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长时间丧失的处理方式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西方文化可能更倾向于个人心理治疗,而东方文化可能更注重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久丧”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表达长时间丧失和悲痛的途径。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经历。尽管它不常用,但在特定语境下,它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
1.
【久】
灸灼。“灸”的古字。
【引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 《说文》-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 、 《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皆木桁,久之。
支撑。
【引证】
《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久诸墙以观其桡也。
2.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