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3:35
“作协”是“作家协会”的简称,是一个由作家组成的职业性组织,旨在促进文学创作、保护作家权益、提供交流平台以及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
“作协”一词源于“作家协会”,随着语言的简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简称形式。在**,作家协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协的职能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在**,作协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推动者,也是文化政策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作协的活动和出版物往往受到政府的指导和支持。
提及“作协”,可能会联想到文学的殿堂、作家的荣誉以及文学创作的艰辛。它代表了文学界的权威和正统,同时也可能让人想到文学界的保守和官僚。
个人可能在与文学相关的活动中接触到作协,如参加作协举办的研讨会、讲座或文学比赛。这些经历可能加深了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界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作协”作为一个象征,代表文学的追求和创作的理想:
在作协的殿堂里,
笔尖跳跃着思想的火花,
每一行字,都是心灵的呼唤。
视觉上,作协可能让人联想到图书馆、书架和文学作品的封面。听觉上,可能是作家们讨论文学时的低语声,或是文学讲座上的掌声。
在不同国家,类似的组织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运作方式。例如,美国的“作家联盟”(Authors Guild)更侧重于保护作家版权和经济利益。
“作协”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文学界的组织形式,也反映了文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作协的背景和功能,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的复杂性。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协】
(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办(xié)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協,众之同和也。 、 《书·尧典》。传:“合也。”-协和万邦。 、 《书·洪范》。传:“和也。”-协用五纪。 、 《资治通鉴》-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 、 、 《太玄·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
【组词】
协允、 协气、 协恭、 协睦;协畅;协调;协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