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58:23
暴病: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疾病,通常病情发展迅速,需要紧急治疗。这个词汇强调了疾病的突发性和严重性。
“暴病”一词由“暴”和“病”两个字组成。“暴”字古汉语中意为突然、猛烈,“病”字则指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暴病”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突然发作且严重的疾病。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对“暴病”持有一种敬畏和恐惧的态度,因为它常常与不幸和灾难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暴病”的应对能力有所提高,但人们对其的恐惧感仍然存在。
“暴病”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测性,以及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位亲戚突然暴病,这让我们全家都感到非常震惊和无助。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暴病”:
夜幕降临,星辰黯淡,
暴病如狂风,突袭无防。
生命之树,枝叶凋零,
祈愿晨曦,带来新生。
在英语中,“暴病”可以对应为“sudden illness”或“acute illness”,但这些词汇在英语中可能没有“暴病”在中文中那种强烈的突发性和严重性的意味。
“暴病”这个词汇在我对疾病的理解和表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描述了疾病的性质,还传达了人们对疾病的情感反应。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方面的重要性。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