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3:25
周详:形容词,意指考虑得非常全面和细致,没有遗漏。通常用来描述计划、方案、分析等内容的完整性和细致程度。
“周详”一词由“周”和“详”两个字组成。“周”原指环绕、全面,“详”指详细、细致。两者结合,形成了形容全面细致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周详其事”的说法。
在**文化中,“周详”体现了对事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强调在做事情时要全面考虑,不留遗漏。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推崇。
“周详”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精心策划和细致执行,给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准备一次重要的演讲时,我花费了大量时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准备得周详,最终演讲取得了成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思绪周详,每一滴酒都映照着过往。”
视觉上,“周详”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精心绘制的蓝图或详细的计划表。听觉上,它可能与沉稳、有序的节奏相关联。
在英语中,“meticulous”或“thorough”可以对应“周详”,都强调了细致和全面。
“周详”是一个在多个领域都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状态,也反映了做事的态度和方法。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周详”有助于提升我的沟通效率和质量。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详】
(形声。从言,羊声。本义:审察,审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详,审议也。 、 《书·吕刑》。郑注:“审察之也。”-度作详刑,以诘四方。 、 《红楼梦》-凤姐详情度理,说:“他们必不敢多说一句话。” 、 《三国演义》-愿明上详之。
【组词】
详允、 详当、 详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