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4:22
“伯牙绝弦”源自**古代的一个著名故事,讲述了音乐家伯牙与知音钟子期的深厚友谊。伯牙擅长弹琴,而钟子期能理解他的音乐。当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于是断绝了琴弦,不再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因失去知音或理解自己的人而放弃某种爱好或追求。
“伯牙绝弦”源自《列子·汤问》中的故事,后来成为汉语中的一个固定成语,用以形容因失去知音而放弃某种技艺或爱好。
在**文化中,“伯牙绝弦”强调了知音难寻和友谊的珍贵。这个故事也常被用来教育人们珍惜身边的朋友和理解自己的人。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深沉的悲伤和孤独感,让人联想到失去重要人物后的空虚和无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一位亲密的朋友搬走后,我感到自己就像伯牙绝弦,生活中缺少了那份默契和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伯牙绝弦,我的心在寂静中哭泣,寻找那失落的和弦。”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孤独的音乐家坐在空荡的房间里,面前是一架断了弦的钢琴,背景音乐是一首悲伤的旋律,这样的场景能很好地传达“伯牙绝弦”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情感可以用“broken-hearted”或“heart-shattered”来表达,但“伯牙绝弦”更具体地指向了因失去知音而放弃某种技艺的情感。
“伯牙绝弦”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人类对友谊和理解的深刻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力量。
是故钟期死,伯牙绝弦破琴而不肯与众鼓。
~失子期,更无知音之辈;管宁割席拒华歆,调非同志之人。
1.
【伯】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伯,长也。 、 《诗·邶风 ·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 《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 《仪礼·士冠礼》-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 、 《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访方伯。 、 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
【组词】
伯氏、 伯兄、 伯氏、 伯歌季舞、 伯姊
2.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3.
【绝】
(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绝,断丝也。 、 《史记》-冠缨索绝。
【组词】
绝缨
4.
【弦】
(会意。左为“弓”,右为“丝”。弓弦是用丝做成的。本义: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 、 《文选·王文宪集序》-无待韦弦。 、 《韩非子·观行》-故佩弦以自急。 、 《淮南子·人间训》-引弦而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抚弦登陴。
【组词】
弦箭、 弦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