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3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39:47
“板儿”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基本含义:
“板儿”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木制的平板,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其他材质的平板,并在口语中产生了更多的引申义。
在**传统文化中,“板儿”常与实用主义和简朴生活联系在一起,如农村常用的木板床、木板桌等。
“板儿”给人以坚实、可靠的感觉,也可能联想到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过木板儿作为临时的书桌,感觉既实用又环保。
在诗歌中,可以将“板儿”用于描述某种坚定不移的情感或态度,如: “心如铁板儿,风雨不改其志。”
看到“板儿”可能会联想到木头的纹理和质感,听到“板儿”可能会联想到木头敲击的声音。
在英语中,“board”可以对应“板儿”,但其使用范围更广,包括董事会、委员会等抽象概念。
“板儿”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指代具体物品,还能在不同语境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类词汇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沟通效果。
1.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