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5:07
板上砸钉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木板上钉钉子,通常用来比喻事情已经确定,不可更改或动摇。它强调的是一种决定或结果的不可逆转性。
在文学作品中,板上砸钉 可能用来形容某个情节或角色的命运已经注定,无法改变。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组来形容某个决定或计划已经非常明确,不容置疑。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谈判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强调协议的最终性和不可更改性。
同义词:铁板钉钉、一锤定音、不可动摇 反义词:悬而未决、可商榷、可变通
板上砸钉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实际的木工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引申为比喻用法,用来形容事情的确定性和不可逆性。
在文化中,板上砸钉 强调的是一种稳定和确定的状态,这与人追求稳定和和谐的价值观相契合。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组也常用来强调承诺和责任的严肃性。
这个词组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坚定和确信。它让人联想到一种不可动摇的决心和力量,有时也可能带有一种无奈或束缚的感觉。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听到领导说某个决策已经是板上砸钉,这让我意识到在团队合作中,明确和坚定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板上砸钉,声声入耳,
决策已定,心无旁骛。
风雨不改,坚定如初,
前行路上,步履不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木工在木板上用力砸钉的场景,钉子深深嵌入木板,象征着不可动摇的决定。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钉子敲击木板的声音,清脆而有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et in stone" 或 "cast in iron",都用来形容事情的不可更改性。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决定或结果的最终性。
板上砸钉 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形象地描述了事情的确定性,还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承诺的重视。在不同的语境和情境中,它都能有效地传达出坚定和不可逆的意味。
参见“板上钉钉”。
大英雄说话~,你既然还愿意给弟兄们办事,那就看你说的吧。
1.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
2.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砸】
重物掉落在物体上,或用重物撞击。
【引证】
《红楼梦》-又把宝玉的一碗茶砸的碗碎茶流。
指责,数落。
【引证】
《金瓶梅词话》-他昨日对着大妗子好不拿话儿砸我,说我纵容着你要他图你喜欢哩。
4.
【钉】
用锐器刺人。
【引证】
《晋书·文苑传》-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