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3:22
击琴:击琴是一种乐器,通常指的是通过敲击琴弦或琴板来发声的乐器。在**传统音乐中,击琴可能指的是扬琴或古筝等,这些乐器通过用手指或拨子弹奏琴弦来产生音乐。
在文学中,击琴可能被用来形容优雅的音乐场景,如“她的手指轻轻击琴,音乐如泉水般流淌”。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击琴”来形容某人弹奏乐器的动作。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乐器制造,击琴可能特指某种具体的乐器或演奏技巧。
同义词:弹琴、奏琴、拨琴 反义词:静音、无声(这些词描述的是没有声音的状态,与击琴的动作相反)
击琴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乐器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那些通过敲击发声的乐器。在**,击琴的概念与古筝、扬琴等传统乐器的演奏方式紧密相关。
在**文化中,击琴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常在宫廷音乐和文人雅集中出现。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表达方式,也是文化传承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击琴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优雅。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静谧的庭院中弹奏乐器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气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古筝演奏会,亲眼见证了击琴的艺术魅力。那次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音乐的美妙和深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击琴: “月光下,她的手指轻击琴弦, 旋律如梦,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击琴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幅描绘古代女子在花园中弹奏古筝的画作,而听觉联想则是那悠扬的琴声,仿佛能穿越时空,带人回到那个优雅的时代。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plucking a harp”(弹奏竖琴),虽然乐器不同,但都是通过手指的动作来产生音乐,体现了不同文化中对音乐表达的共通性。
通过对击琴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音乐术语,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桥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和提升我的文化素养。
1.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
2.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