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0:37
词汇“濂洛关闽”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地名组成,分别是濂溪(今江西省九江市)、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关中(今陕西省中部)和闽地(今福建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泛指**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指宋明理学的几个重要学派的发源地。
“濂洛关闽”字面意思是四个地名,但在文化语境中,它代表了**古代文化尤其是理学的重要发源地。
“濂洛关闽”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宋明理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它反映了这些地区在古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指代这些文化重镇的专有词汇。
在**文化史上,濂洛关闽代表了理学的发展和传播,这些地区的学者如朱熹、周敦颐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学者的智慧和学术的严谨,也可能激发对古代文化繁荣的向往和敬仰。
在学*和研究**古代哲学时,我经常遇到“濂洛关闽”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理学的发展背景和地理分布。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文化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濂洛关闽,文化之光,照耀千古,智慧之泉。”
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学者在濂洛关闽地区讲学的画面,或是听到古琴演奏,都能唤起对这个成语的深刻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历史文化中心,如欧洲的雅典、罗马等。
“濂洛关闽”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的集合,更是古代文化尤其是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的深厚底蕴。
1. 【濂】 濂水,今名濂江 ,又名安远江,在江西省南部。 姓(濂洛:宋代理学代表人物)。
2.
【洛】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
3.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
4.
【闽】
(形声。从虫,门声。本义:古种族名。生活在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閩,东南越也。 、 《周礼·职方式》-七閩九貉。 、 《山海经·海内经》-閩在海中。 、 左思《吴都赋》-选自閩禺。
【组词】
闽中、 闽江、 闽关、 闽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