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4:37
“八闽”是一个汉语词汇,特指**福建省。字面意思是指福建的八个古代行政区划,即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邵武、兴化、延平。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曾被划分为八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因此福建被称为“八闽”。
在文学作品中,“八闽”常用来指代福建的丰富文化和历史。在口语中,福建人可能会用“八闽”来强调自己的地域身份。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地理学,“八闽”则用于具体讨论福建的历史行政区划和地理特征。
“八闽”一词源于宋代,当时福建被划分为八个路,每个路相当于一个行政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八闽”逐渐成为福建的别称,保留至今。
在福建文化中,“八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认同的象征。它代表了福建多元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如闽南文化、闽北文化等。
“八闽”这个词给人一种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福建的美丽风景、独特方言和热情好客的人民。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福建的朋友,他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八闽人”,并分享了许多关于福建文化和美食的故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八闽”:
八闽山水间,
古韵今犹存。
茶香飘四海,
闽语诉乡情。
想象一幅画面:福建的土楼在青山绿水间矗立,耳边回响着闽南语的旋律,这些都是“八闽”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福建通常被称为“Fujian”,没有直接对应的“八闽”概念,但可以通过解释来传达这一文化特色。
“八闽”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福建的独特魅力。
1.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2.
【闽】
(形声。从虫,门声。本义:古种族名。生活在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閩,东南越也。 、 《周礼·职方式》-七閩九貉。 、 《山海经·海内经》-閩在海中。 、 左思《吴都赋》-选自閩禺。
【组词】
闽中、 闽江、 闽关、 闽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