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6: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6:03:51
“云树遥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云和树之间相隔很远,通常用来形容两地相隔甚远,难以相见或联系。这个词汇蕴含了一种遥远和隔绝的感觉。
“云树遥隔”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由“云”和“树”这两个自然元素组合而成,强调了一种自然界中的距离感。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传统文化中,云和树都是常见的意象,云象征着高远和飘渺,树则代表着扎根和生命力。因此,“云树遥隔”这个词汇在文学中常用来表达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距离。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它让我联想到远行的人、思念的情感和无法逾越的距离。在表达情感时,这个词汇能够增添一种诗意和深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云树遥隔”来形容我与远方朋友之间的距离感,尤其是在我们长时间无法见面时,这个词汇很好地表达了我的思念之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云树遥隔,心意相连,
千里之外,思念如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远处的山峦上飘着几朵白云,近处的树木郁郁葱葱,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距离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树梢的声音,以及远处传来的鸟鸣,增添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les apart”或“far and wide”,虽然它们没有“云树遥隔”那种诗意和浪漫,但也表达了类似的距离感。
“云树遥隔”这个词汇在表达距离和隔阂时非常有力,它不仅能够传达实际的物理距离,还能够表达情感上的隔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境。
侄自与叔大人欢会,迄今二十余年矣。只以云树遥隔,山川相阻,未得再亲慈诲。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6回:“只以~,山川相阻,未得再亲慈诲,企慕之怀,日久愈深。”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3.
【遥】
(形声。从辵(chuò))。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遥,远也。 、 《方言六》-遥,远也。梁楚曰遥。 、 《广雅》-遥遥,远也。 、 《楚辞·招魂》。注:“遥,远也。”-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可登而路遥。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遥闻深巷中犬吠。 、 清·林觉民《与妻书》-遥闻汝哭声。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遥语应元。
【组词】
遥天、 遥祭、 遥领、 遥遥华胄、 遥心、 遥目、 遥仰
4.
【隔】
(形声。从阜,鬲(gé)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隔,障也。 、 《文选·张衡·西京赋》-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组词】
把一间房隔成两间;隔越、 隔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