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8:17
孀居:指妇女丧偶后独自生活,没有再婚的状态。这个词汇强调了丧偶妇女的孤独和独立生活状态。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孀居”常用来描绘一个女性的坚强和孤独,如“她孀居多年,依然保持着优雅的生活态度。”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会用“寡妇”来代替“孀居”,但“孀居”更强调状态而非身份。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社会学领域,可能会讨论孀居妇女的社会保障、心理健康等问题。
同义词:寡妇、丧偶、守寡
反义词:已婚、再婚
“孀居”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孀”指寡妇,“居”指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孀居妇女往往被赋予一种坚强和忍耐的形象。社会对孀居妇女的态度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现代社会更强调对她们的支持和尊重。
“孀居”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让人联想到一个坚强但内心可能充满悲伤的女性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或听说一些孀居老人的故事,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态度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孀居”来描绘一个孤独但坚强的女性形象,如:
月光下,她孀居的小屋
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安静的乡村小屋,一位老妇人坐在窗边,手中织着毛衣,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在英语中,“孀居”可以对应为“widowed”,但在表达上更倾向于描述状态而非强调孤独生活。
“孀居”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对丧偶女性的态度和期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相关文化和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