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7:52
延缓:指推迟或延迟某事物的发生或进程。字面意思是通过某种手段使得原本应该立即发生的事情推迟发生。
延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延”和“缓”两个字组成,意为延长和减缓。在现代汉语中,其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现代社会,延缓常与决策、计划和时间管理相关。在某些情况下,延缓可能被视为负面的,如延缓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延缓可能引起焦虑或不安,因为它暗示着不确定性或计划被打乱。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延缓也可能带来积极的结果,如给予更多时间准备。
在个人生活中,延缓可能用于描述推迟某个重要决定或活动,如延缓购房计划直到经济状况稳定。
在诗歌中,延缓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情感:
时间的河流缓缓流淌, 延缓了我们的相遇, 却在等待中, 酝酿了更深的情感。
延缓可能让人联想到缓慢的时钟滴答声,或是夕阳下缓缓移动的影子,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悠长的感觉。
在英语中,延缓可以对应为“postpone”或“delay”,用法相似,但“postpone”更常用于正式场合,而“delay”更通用。
延缓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领域。了解其基本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对于提高沟通效率和丰富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1.
【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蜒”。-延,长行也。 、 《楚辞·大招》-蝮蛇蜒只。 、 《韩非子》-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 《书·召诰》-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 晋·陆机《长歌行》-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 《吕氏春秋·顺说》-莫不延颈举踵。
【组词】
延瞩、 延望、 延算三纪、 延年、 延息、 延期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引证】
《礼记·玉藻》-摈者,延之日升。 、 《礼记·曲礼》-主人延客祭。 、 《礼记·射义》-出延射。
【组词】
延接、 延入、 延登
2.
【缓】
(形声。从糸(mì),爰(yuán)声。本义:宽松;宽大)。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引证】
《广韵》-缓,舒也。 、 《战国策·卫策》-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 、 《孟子·滕文公上》-民事不可缓也。
【组词】
缓缓、 缓步代车、 缓辔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