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5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53:47
词汇“减汰”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减”和“汰”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减汰”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
“减汰”字面意思是通过减少和淘汰来优化或精简。在实际应用中,它通常指的是在某个系统、组织或过程中去除不必要的部分,以提高效率或质量。
“减汰”是由“减”和“汰”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新词,没有特定的古文出处。随着现代社会对效率和质量的追求,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当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资源的有限性,“减汰”成为一种普遍的生存策略。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简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追求。
“减汰”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代表了去除冗余、追求精简和高效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往往与积极的生活改变和自我提升相关联。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通过减汰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和物品,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压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减汰”:
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
我学会了减汰,
剔除心中的杂念,
只留下纯净的思绪。
“减汰”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整洁有序的空间,或是轻快的音乐,象征着去除繁杂后的清爽和自由。
在英语中,“减汰”可以对应到“streamline”或“trim down”,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表达了优化和精简的概念。
通过对“减汰”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是一种行动指南,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简单和高效的重要性。在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深层含义和实际应用。
1.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
2.
【汰】
淘洗。
【引证】
《齐民要术》-作热汤,于大盆中浸豆黄。良久,淘汰,挪去黑皮,漉而蒸之。
洗涤、清洗。
【引证】
《新唐书·马总传》-总为设教令,明赏罚,磨治洗汰,其俗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