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5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50:44
传说中山林中的妖怪。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余此物名为匕首,其利难俦,水断虬龙,陆斩虎兕,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以前虽无成例,却是留给后来的宝贝,其功用与铸了~的形状的禹鼎相同。
1.
【魑】
(形声。从鬼,离声。本义:精怪名)。
传说中的山神。
【引证】
孙绰《游天台山赋》-始经魑魅之涂,卒践无人之境。
【组词】
魑魅、 魑魅魍魉
2.
【魅】
(形声。从鬼,未声。本义:迷信传说中的精怪) 同本义。
【引证】
鲍照《芜城赋》-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
【组词】
魑魅、 鬼魅、 魅虚
3.
【罔】
(形声。从网,亡声。本义:渔猎用的网)。
同本义。同“网”。
【引证】
《易·系辞下》-[伏羲]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 《庄子·逍遥游》-死于罔罟。 、 《汉书·司马相如列传》-列卒满泽,罘罔弥山。 、 《孟子·梁惠王上》-是罔民也。 、
【组词】
罔置、 罔罟、 罔罗
4.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