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9:59
擅离职守 的字面意思是指未经允许或未完成职责就离开工作岗位。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未经上级或相关管理机构的许可,擅自离开其应坚守的岗位,通常带有负面评价,暗示不负责任或违反纪律。
在文学作品中,擅离职守 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性格缺陷或行为不当,增强故事的冲突。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于批评某人的不负责任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医疗或公共服务中,擅离职守可能涉及严重的纪律问题或法律后果。
擅离职守 这个词组中的“擅”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擅自、私自。“离职”即离开职位,“守”指守护、坚守。这个词组在现代汉语中保持了其负面含义,强调了违反职责的行为。
在强调纪律和责任的社会文化中,擅离职守 被视为严重的不当行为,可能导致个人信誉受损或职业发展受阻。在军队或公共服务领域,这种行为可能还会受到法律制裁。
擅离职守 这个词组通常引起负面情感,如失望、愤怒或不信任。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负责任、缺乏职业道德的形象。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某人在关键时刻擅离职守,可能会导致团队项目失败或个人关系受损。例如,在团队项目中,如果关键成员擅离职守,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延误或失败。
在诗歌中,可以将“擅离职守”用于描绘一个角色的内心冲突和道德抉择,如:
月光下,他擅离职守,
心中的道德天平摇摆不定,
是坚守职责,还是追随内心的呼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空无一人的工作岗位,或是监控摄像头下空荡的走廊,传达出一种无人守护的孤寂感。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警报声或紧急呼叫的声音,强调职责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擅离职守 可以对应为 "desertion" 或 "abandonment of post",在不同的文化和法律体系中,这种行为的后果和评价可能有所不同。
擅离职守 这个词组强调了职责和纪律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坚守岗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词组有助于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效果。
1.
【擅】
(形声。从手,亶(dǎn)声。本义:独揽,专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媾壹也。-擅,专也。 、 《诗·狡童序》-权臣擅命也。 、 《史记·魏豹彭越传》-擅将其兵。 、 《商君书·修权》-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
【组词】
擅恣、 擅政、 擅柄、 擅朝
2.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
【职】
(形声。从耳,只(戠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职,记微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
4.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