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13
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在生物学中指的是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RNA,再从RNA传递到蛋白质的过程。这一概念由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1958年首次提出,并在1970年进一步阐述。中心法则强调了遗传信息的单向流动,即从核酸到蛋白质,而不是反向。
“中心法则”一词由弗朗西斯·克里克创造,源自拉丁语“dogma”,意为“教条”或“原则”。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中心法则的内容和解释也在不断完善和修正。
在现代生物学教育中,中心法则是基础知识之一,对于理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至关重要。它在科学研究和医学应用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心法则作为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给人以严谨和科学的印象。它代表了生命科学中的一种确定性和规律性,激发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和敬畏。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心法则,它帮助我理解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对我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有重要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中心法则比喻为生命的旋律,从DNA的音符到RNA的和声,最终演绎成蛋白质的交响乐章。
想象一幅画面:DNA螺旋如同古老的卷轴,缓缓展开,RNA分子如同轻盈的舞者,跳跃着将信息传递,最终蛋白质形成复杂的结构,如同雕塑般屹立。
在不同语言中,“中心法则”通常直接翻译为“Central Dogma”,在各国的生物学教育中都有相似的解释和应用。
中心法则作为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在教育和个人认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对我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4.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