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2:20
词汇“欣惧”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欣”和“惧”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欣惧”进行深入分析:
“欣惧”字面意思是指既感到高兴又感到害怕的复杂情绪状态。其中,“欣”表示高兴、喜悦,“惧”表示害怕、恐惧。
“欣惧”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欣”和“惧”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词结合形成了描述复杂情绪的“欣惧”。
在**传统文化中,平衡和谐是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欣惧”这种情绪状态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喜与忧时寻求平衡的心理。
“欣惧”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它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度。
在个人生活中,面对重要的决策或变化时,人们可能会体验到“欣惧”的情绪,这种情绪提醒我们在享受喜悦的同时也要警惕可能的风险。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欣惧”来描绘自然界的变化,如“春日花开欣惧间,不知秋来叶落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山顶,既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又担心脚下的路是否稳固,这种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欣惧”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情绪可以用“bittersweet”来表达,意指既有甜蜜又有苦涩的感觉。
“欣惧”是一个描述复杂情绪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在面对生活中喜与忧时的内心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1.
【欣】
(形声。从欠,斤声。实与忻同字。本义:喜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言部訢下曰:‘喜也。’义略同。”-欣,笑喜也。 、 《尔雅》-欣,乐也。 、 《诗·大雅·凫鷖》。传:“欣欣然乐也。”-旨酒欣欣。 、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欣欣,喜貌。”-君欣欣兮乐康。 、 《史记·乐书》。注:“欣,喜也。”-天地欣合。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载欣载奔。
【组词】
欣惧、 欣赞、 欣欢、 欣赖
爱戴。
【引证】
《国语·晋语二》-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
【组词】
欣戴
2.
【惧】
(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惧,恐也。 、 《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 、 《史记·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荀子·解蔽》-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 、 《礼记·礼运》-喜怒哀惧爱恶欲。 、 《论语·子罕》-勇者不惧。
【组词】
惧思、 惧选、 惧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