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1:44
“枯枝败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指的是干枯的树枝和凋落的叶子。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景象的萧条、衰败,或者是事物的陈旧、无用。
在文学作品中,“枯枝败叶”常被用来描绘季节的变迁,尤其是秋天的萧瑟景象,如“秋风扫过,满地枯枝败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荒凉或破败,例如“那座废弃的院子里满是枯枝败叶”。在专业领域,如园艺或林业,这个词汇可能指的是需要清理的植物残骸。
同义词“凋零”强调的是植物的自然衰败,而“荒芜”和“破败”则更多用于形容环境的萧条和无人打理的状态。反义词则表达了与“枯枝败叶”完全相反的生机和繁荣。
“枯枝败叶”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枯枝”和“败叶”两个词组成,分别描述了干枯的树枝和凋落的叶子。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自然景象的衰败。
在**文化中,“枯枝败叶”常常与秋天和衰老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哀伤和凄凉。它让人联想到萧瑟的秋风、凋零的花朵和逝去的青春,引发人们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秋游中看到满地的枯枝败叶,那种景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界的循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枯枝败叶铺满小径,秋风轻拂,带走一季的哀愁。”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一片枯黄的落叶和干枯的树枝,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枯叶的沙沙声,增添一种凄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llen leaves and dead branches”,虽然字面意思相似,但在文化和情感联想上可能有所不同。
“枯枝败叶”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就这两句诗,确有新旧更张的意思,落木萧萧下,那不是~?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
3.
【败】
(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败,毁也。 、 《诗·大雅·民劳》-无俾正败。 、 《淮南子·说林》-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 、 《吕氏春秋·尊师》-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 、 《韩非子》-法败则国乱。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败家丧身。
4.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