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6:44
枯林:字面意思指的是树木枯萎的林地,通常形容一片森林因为干旱、病虫害、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而失去了生机,树木枯死,景象萧条。
“枯林”由“枯”和“林”两个字组成。“枯”字古汉语中意为枯萎、干枯,“林”字则指树木丛生的地方。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树木枯萎的林地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枯林”常与“荒山”、“废墟”等词汇一起出现,用来形容战乱或自然灾害后的景象,象征着衰败和苦难。
“枯林”给人以萧条、凄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死亡、绝望和无助。它也可能引发对自然灾害和生态破坏的反思。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一片因火灾而枯萎的林地,那片枯林的景象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它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脆弱。
在诗歌中,“枯林”可以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
枯林深处,寂静无声, 枯枝交错,编织着岁月的网。 风过处,落叶飘零, 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
在英语中,“枯林”可以对应为“dead forest”或“withered woods”,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汇都承载着类似的萧条和衰败的意象。
“枯林”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自然现象,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文本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