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7:3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7:36:54
“澎湃汹涌”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形容词性的词语组成:“澎湃”和“汹涌”。这两个词都用来形容水流或情感等强烈、激荡的状态。具体来说,“澎湃”形容水波涌动,气势磅礴;“汹涌”则形容水流急速,波涛翻滚。结合起来,“澎湃汹涌”通常用来形容水势浩大,波涛汹涌,也可以比喻情感或气氛的激烈和热烈。
在文学作品中,“澎湃汹涌”常用来形容大海的壮阔景象,如“海面上波涛澎湃汹涌,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激动,如“他的心中澎湃汹涌,难以平静”。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中,可以用来描述风暴潮的猛烈。
同义词:
反义词:
“澎湃”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原意为水波涌动。“汹涌”则较晚出现,原意为水流急速。这两个词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形容水的动态,后来逐渐扩展到形容情感和气氛。
在**文化中,水常常被赋予生命力和变化的象征。因此,“澎湃汹涌”不仅形容水的动态,也常用来比喻人的情感或社会现象的激烈变化。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人联想到壮阔的自然景观和激烈的情感体验。它激发人们对力量和激情的向往。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海边目睹过海浪澎湃汹涌的景象,那种震撼和敬畏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海浪澎湃汹涌,月光洒在波涛上,如同银色的梦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海浪翻滚的画面,波涛撞击岸边的声音如同大自然的交响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oaring waves”或“turbulent sea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能传达出水势的强烈和激荡。
“澎湃汹涌”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激情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强烈的动态和情感。
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花海中,徘徊,徘徊复徘徊,半生往事,如钱塘怒涛,澎湃汹涌,冲击心头!
1.
【澎】
(形声。从水,彭声。本义:波涛发出冲击声)。
迸发。
【引证】
《醒世姻缘传》-一个女人家有甚么胆气,小的到他门上澎出几句闲话,他怕族人知道,他自然给小的百十两银子,买告小的。
【组词】
澎澎、 澎澎渤渤
2.
【湃】
湃湃
冰镇或用冷水浸;漂
【组词】
湃茶
3.
【汹】
(形声。从水,凶声。本义:水猛烈地向上涌腾) 同本义。通常作“汹涌”。
【引证】
《说文》-洶,涌也。 、 唐·杜甫《大会渡》-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 《韩非子·杨权》-填其汹渊,毋使水清。
【组词】
汹呶、 汹急、 汹怒、 汹然、 汹溶
形容声音大;喧嚣。
【引证】
《尚书大传》-洶洶、嗑嗑,皆水声也。 、 《楚辞·逢纷》-飘风来之洶洶。
【组词】
汹汹拳拳、 汹赫、 汹洶
4.
【涌】
(形声。从水,甬(yǒng)声。本义:水向上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涌,滕也。 、 《广雅》-涌,出也。 、 《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 、 《论衡·状留》-泉暴出者曰涌。 、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 汉·王充《论衡》-泉暴出者曰涌。
【组词】
涌沸、 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