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2:05
词汇“悟寂”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悟”和“寂”。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悟寂”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结合起来,“悟寂”可以理解为在宁静中领悟或达到一种深层次的理解。
1.
【悟】
(形声,从心,吾声。本义:理解,明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悟,觉也。 、 《文选·谢混游西池诗》-悟彼蟋蟀唱。 、 《素问·八正神明论》-慧然独悟。 、 《后汉书·张酺传》-未悟见出,意不自得。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闻而悟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悟前狼假寐。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悟大光明法。
【组词】
觉悟、 悟心、 悟宗、 悟悦、 悟理、 悟物、 悟明、 悟佛、 悟禅、 悟道参玄
2.
【寂】
(形声。从宀(mián),叔声。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寂,无人声。 、 《四子讲德论》-寂寥宇宙。 、 《老子》-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 《易·系辞上》-寂然不动。 、 柳宗元《永州八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满坐寂然。 、 明·魏学洢《核舟记》-人视端容寂。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俄而寂然。
【组词】
寂寂悄悄、 寂密、 寂天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