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3:40
火狱(Jahannam)是一个源自阿拉伯语的词汇,主要在伊斯兰教中使用,指的是一个永恒的惩罚之地,类似于**教中的地狱。在伊斯兰教的教义中,火狱是用来惩罚那些在现世中不遵守真主命令和*****的人的地方。
在伊斯兰教的**文本《古兰经》中,火狱被频繁提及,用以警告信徒遵守教义和道德规范。在文学作品中,火狱常常被用作象征性的惩罚或道德败坏的后果。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极其恶劣或痛苦的环境或经历。
同义词“地狱”在**教和西方文化中具有相似的含义,而“炼狱”则指的是一个过渡性的净化之地,与火狱的永恒惩罚有所不同。反义词“天堂”则代表了永恒的奖赏和幸福。
“火狱”源自阿拉伯语“جهنم”(Jahannam),这个词最初可能与古阿拉伯的多神教信仰有关,后来在伊斯兰教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
在伊斯兰文化中,火狱的概念是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强化社会秩序和道德约束。它不仅是**教义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伦理和法律的基础。
火狱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如恐惧、厌恶和警惕。它提醒人们遵守道德和法律,避免堕入永恒的惩罚。
在日常生活中,火狱的概念可能被用来警告或教育那些行为不端的人,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火狱可以被用作象征性的意象,代表极端的痛苦或道德的沦丧。
火狱的视觉联想可能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和无尽的痛苦,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哀嚎和呼救声。
在不同文化中,如教的“地狱”和的“地狱道”,都有类似的概念,用来描述永恒的惩罚和道德的败坏。
火狱作为一个概念,在伊斯兰教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和道德意义。它不仅是教义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伦理和法律的基础。了解火狱的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伊斯兰文化和道德规范。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