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0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07:52
内面(ないめん)是一个日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内部的面”或“内在的一面”。它通常用来指代事物的内在本质、内心世界或隐藏的部分,与表面现象相对。
“内面”由“内”(内部)和“面”(面、方面)组成。在日语中,“内”和“面”都是基本词汇,组合起来形成了描述事物内在方面的词汇。
在日本文化中,强调内在美和精神层面的重要性。因此,“内面”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性格、情感和动机时尤为重要。
“内面”这个词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探索和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与人交往时,我常常试图理解他们的“内面”,因为这有助于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和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の光は静かに
私の内面を照らす
その神秘の中で
私は一人である
(月光静静地
照亮我的内心
在那神秘之中
我独自一人)
在英语中,“inner side”或“inner self”可以对应“内面”,但“内面”更强调内在的层面和深度。
“内面”这个词汇在理解和描述人的内心世界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他人,也让我意识到内在世界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能力,使我的交流更加深刻和细腻。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