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55:05
内需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国内的需求”,它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内部市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在经济学中,内需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
在不同的语境下,“内需”的使用有所不同:
“内需”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相对较新,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学的普及和国内市场的重视而逐渐流行起来。它是由“内”和“需”两个字组合而成,直接反映了其含义。
在**,内需的增长被视为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扩大内需被认为是减少对外依赖、增强经济韧性的关键策略。
提到“内需”,我联想到的是一个国家自给自足的能力和经济独立性。它给人一种稳定和安全的感觉,因为一个强大的内需市场可以减少外部冲击的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内需的概念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和政策讨论中。例如,政府如何通过减税、增加公共投资等措施来刺激内需,这些都是我关注的焦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内需”: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内需如春水般涌动,
滋养着每一寸生机,
让希望在每个角落绽放。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繁忙的市场,人们熙熙攘攘,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这幅画面可以很好地代表内需的活力和多样性。
在英语中,“内需”可以对应为“domestic demand”或“internal demand”。在不同的经济体中,内需的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经济分析中的关键概念。
通过对“内需”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国内市场的动态。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需】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同本义。
【引证】
《易·需》。传:“需者,待也。”-需,须也。 、 《庄子·大宗师》-聂许闻之需役。 、 宋·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 清·包世臣《文谱》-略举数端,以需善择。
【组词】
需次、 需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