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21:5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21:53:52
“撮盐入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一小撮盐放入水中。其基本含义是指做某事的效果微乎其微,或者对整体影响极小,类似于“杯水车薪”或“九牛一毛”。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种努力或行为对解决重大问题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表达对某人微不足道努力的轻视或嘲讽。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它可能用来描述某些政策或措施对整体经济或社会问题的边际效应。
“撮盐入水”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事物效果的直观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以表达微小或无效的努力。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教育人们要做出有意义和有效的努力,而不是做无用功。它也反映了人对效率和实用性的重视。
这个成语可能引起人们对无用努力的同情或讽刺。它提醒人们要明智地分配资源和努力,避免浪费。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描述一个朋友在团队项目中的微小贡献,提醒他需要更加努力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爱如撮盐入水,虽细微却渗透心田。”
想象一小撮盐缓缓落入清澈的水中,逐渐溶解,这个过程可以引发对微小变化和无形影响的思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rop in the ocean”,意思也是指某事的影响或效果非常小。
“撮盐入水”这个成语是一个有力的比喻,用来描述微小或无效的努力。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性,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追求效率和实质性的贡献。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精确性。
谁不知老汉是不怕鬼的张撇古,俺的性儿~。
1. 【撮】
2.
【盐】
(形声。从卤,监声。本义:食盐)。
同本义。
【引证】
《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 《史记·货殖列传》-鲁盐漆丝。
【组词】
盐酱口、 盐枭、 盐斤、 盐捕分府、 盐钞法、 盐呆子、 盐官、 盐院、 盐丁、 盐引、 盐车
3.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4.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