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6:47
词汇“农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将面临一定的挑战。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由于“农力”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它可能是指“农业劳动力”的简称,或者是某个特定地区或社群中对农业劳动者的称呼。
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我们无法提供“农力”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使用情况。它可能出现在某些农业相关的文献或方言中。
由于“农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具体的例句。
如果“农力”指的是农业劳动力,那么它的同义词可能包括“农工”、“农民”等。反义词则可能包括“非农劳动力”、“城市工人”等。
由于“农力”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其确切的词源和演变历史。
如果“农力”指的是农业劳动力,那么它在特定的农业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能反映了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依赖和重视。
由于“农力”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但如果我们将其理解为农业劳动力,那么它可能与勤劳、朴实、艰辛等情感和联想相关联。
由于“农力”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由于“农力”不是一个常见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将其融入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的具体例子。
由于“农力”不是一个常见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具体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农力”不是一个常见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由于“农力”不是一个常见词汇,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们应关注那些广泛使用且具有明确含义的词汇。
综上所述,词汇“农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们应关注那些广泛使用且具有明确含义的词汇。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