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7:11
“农亩”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农田的面积单位,通常用来衡量土地的大小。在**,一亩等于十分之一公顷,或者大约**.7平方米。
在文学作品中,“农亩”可能被用来描绘农村的景象或农民的生活状态。在口语中,农民或农业工作者可能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来讨论土地的面积或耕作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经济学或土地管理,这个词汇则有更精确的技术含义。
同义词:亩地、田地、耕地 反义词:非耕地、建设用地
“农亩”一词源于古代的土地测量单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单位在的农业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保持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在文化中,土地和农业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农亩不仅是经济生产的基地,也是农民生活的基础。因此,农亩在社会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提到“农亩”,我联想到的是宁静的乡村风光、勤劳的农民和丰收的景象。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朴实和自然的情感,让人感到安心和满足。
在我的家乡,农亩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资产。我记得小时候,家人会一起到田里劳作,那种团结和努力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农亩”:
金黄的麦浪翻滚在农亩之上,
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生活的希望。
想象一片广阔的农亩,阳光洒在金黄的麦田上,耳边是风吹过麦穗的沙沙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和谐。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acre”,它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用途和意义。
“农亩”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面积单位,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沟通和理解**的农业和农村生活。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亩】
(形声。小篆字形。从十,从田,久声。十,四方。本义:中国土地面积市亩的通称) 同本义,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引证】
《说文》。字亦作畆、畒、畝、畞。如: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畮,六尺为步,百步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畮或从十久。
田垄。
【组词】
亩丘、 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