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1:54
农作物:指在农业生产中,经过人工栽培和管理,用于满足人类食物需求、工业原料或其他用途的植物。这些植物通常包括谷物、蔬菜、水果、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等。
“农作物”一词源自汉语,其中“农”指农业,“作物”指种植的植物。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在许多文化中,农作物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与节日、仪式和传统*俗紧密相关。例如,**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中,常常有对农作物丰收的祈愿。
农作物常常让人联想到自然、健康和辛勤劳动。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农业文明的象征。
在个人生活中,农作物可能与童年记忆、家庭农场或乡村生活相关。例如,小时候帮助家人种植和收割作物的经历。
在诗歌中,农作物可以被用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劳动的尊重:
金黄的麦浪翻滚, 是大地母亲的馈赠, 每一粒饱满的谷粒, 都承载着农人的汗水与希望。
农作物的图片可能包括广阔的田野、成熟的果实和忙碌的农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收割机的轰鸣声或鸟儿的鸣叫声。
在不同文化中,农作物的种类和重要性各不相同。例如,在亚洲,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而在北美,玉米和小麦更为重要。
农作物不仅是食物和原料的来源,也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了解和尊重农作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3.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