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3:02
“比翼连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鸟类的翅膀并排相连,枝条紧密相连。基本含义是指夫妻或情侣关系非常亲密,如同鸟儿并翼飞翔,枝条紧密相连,形容关系极为密切和和谐。
“比翼连枝”源自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在描述夫妻或情侣关系的诗词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形容夫妻关系,也可用于形容其他紧密的合作或伙伴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夫妻关系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因此“比翼连枝”这样的成语强调了夫妻间的和谐与亲密,反映了社会对这种关系的推崇和期望。
这个词汇给人以温馨、和谐和美好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和谐的家庭生活和深厚的情感纽带,是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
在描述自己或他人的亲密关系时,可以使用“比翼连枝”来增强表达的情感深度和美感。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比翼连枝,共赏花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只鸟并翼飞翔的画面,或是两棵树枝紧密相连的景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和谐的音乐,如同夫妻间默契的对话。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wo peas in a pod”,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表达了紧密无间的关系。
“比翼连枝”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的成语,不仅在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各种紧密的关系。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美感。
但愿你百岁夫妻长好,比翼共连枝,无异般。
1.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
2.
【翼】
(形声。从羽,異(yì)声。《说文》小篆从飞,異声。本义:翅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翼,翅也。 、 《战国策·楚策》-六足四翼。 、 《韩非子·喻老》-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 、 《尔雅》-南方有比翼鸟焉。 、 宋玉《高唐赋》-振鳞奋翼。
【组词】
翼虎、 翼张、 翼膀、 翼翮
3.
【连】
(会意。从辵(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連,负车也。 、 《周礼·故书巾车》-连车组輓。 、 《周礼·乡师》-与其輂连。 、 《管者·海王》-行服连轺辇者。 、 《庄子·让王》。郑君、房君、司马君皆云:“读为辇。”-民相连而从之。 、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太后]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4.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