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4:40
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18-907年)时期的一种多彩釉陶器,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精美的造型而闻名。它通常由黄、绿、白三种主要颜色组成,但实际使用的颜色可能更多,包括蓝、褐、黑等。唐三彩主要用于制作人物、动物和日常用品的模型,以及墓葬中的陪葬品。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唐三彩常被用来象征唐代的文化繁荣和艺术成就。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唐三彩可能被提及作为艺术品的代表,或者用来形容色彩丰富的事物。 专业领域:在考古学和艺术史领域,唐三彩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同义词:彩陶、釉陶 反义词:素陶(无釉陶器)
唐三彩的名称来源于其主要使用的三种颜色,但随着考古发现,实际使用的颜色更为多样。唐三彩的制作技术在唐代达到了高峰,后世虽有模仿,但难以达到唐代的水平。
唐三彩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富裕和开放,以及对美的追求。它是唐代文化交流的产物,吸收了中亚和西亚的陶瓷制作技术。
唐三彩给人以华丽、繁荣的联想,它代表了唐代的文化自信和艺术创新。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被一组唐三彩的马俑深深吸引,它们的色彩和造型让我感受到了唐代艺术的魅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唐三彩比作一幅画,如:“彩釉绘春秋,唐三彩映千年梦。”
看到唐三彩的图片,可以联想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唐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听觉上,可以想象古代市集的喧嚣声,与唐三彩的生动形象相呼应。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罗马的马赛克艺术,也有类似的多彩装饰艺术,但唐三彩以其独特的釉色和造型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三彩不仅是唐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陶瓷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艺,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唐三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相关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1.
【唐】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广大。
【引证】
扬雄《甘泉赋》-平原唐其坛曼兮。
【组词】
唐唐、 唐皇
2.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3.
【彩】
(形声。从彡(shān),采声。从“彡”表示与图画、文饰相关。本义:文采,文章才华)。
同本义。
【引证】
《宋书·颜延之传》-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