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1:3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33:21
“唐人”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唐朝的人,但在现代汉语中,它主要用来指代人,尤其是在海外华人社区中。这个词汇反映了唐朝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在文学作品中,“唐人”可能被用来指代唐朝时期的文人或艺术家,如“唐人诗”、“唐人画”。在口语中,尤其是在海外华人社区,它常用来指代**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化研究中,“唐人”可能被用来专门指代唐朝时期的人。
同义词:华人、**人 反义词:外国人、非华人
“唐人”一词源于唐朝,唐朝是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人”逐渐演变为指代人的通用词汇,尤其是在海外华人社区中。
在**文化中,唐朝被视为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因此“唐人”一词带有积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海外,“唐人街”成为华人社区的代名词,反映了华人在异国他乡的团结和文化传承。
“唐人”一词让人联想到**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海外华人的坚韧和团结。它激发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对海外华人社区的认同感。
在海外旅行时,我曾参观过多个“唐人街”,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和海外华人的热情。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背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唐人”:
在异国的街头,
唐人的灯笼高高挂起,
映照着千年的文化,
温暖了游子的心。
想象一下,在“唐人街”的夜晚,灯笼的光芒和传统音乐的旋律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仿佛穿越回唐朝的繁华盛世。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唐人”可能被翻译为“Chinese”或“Tang people”。在不同的文化中,“唐人”一词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唐人”一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唐人”一词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增强了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
1.
【唐】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广大。
【引证】
扬雄《甘泉赋》-平原唐其坛曼兮。
【组词】
唐唐、 唐皇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