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6:03
利深祸速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利益越大,祸患来得越快。这个成语强调了追求短期或不正当利益可能带来的快速且严重的负面后果。
在文学作品中,利深祸速 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贪图一时之利而忽视长远的风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告诫他人或自我反省。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商业伦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短期利益与长期风险之间的关系。
利深祸速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智慧和哲学思想,特别是在道家和儒家的文献中常见。它反映了古人对利益与祸患关系的深刻理解。
在传统文化中,利深祸速** 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警示,强调了道德和长远规划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用于教育、商业和政治等领域,提醒人们不要因小失大。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贪婪和短视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它提醒人们在追求利益时要保持理性和谨慎。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因为贪图小利而失去了更大的机会,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利深祸速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利深祸速,贪欲之舟易沉,
智慧之帆,方能远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贪婪者因追求不正当利益而陷入困境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悲剧性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Penny wise, pound foolish”来表达,意思是为了小利而忽视了大损失。
利深祸速 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警示工具,它帮助我理解了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在决策时保持谨慎和长远的眼光。
虽邪正殊途,而咸至诛戮,岂非时艰政紊,~者乎!
1.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2.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3.
【祸】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
4.
【速】
(形声。从辵(chuò),束声。本义:速度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速,疾也。 、 《周礼·考工记·总目》-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