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1:53
法号:法号是指徒在出家后由师父赐予的称号,用以代替俗名,象征着个人在生活中的新身份和修行目标。
在文化中,法号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修行者身份的转变和精神追求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法号常被用来描绘角色的精神世界和修行历程。在口语交流中,提到某人的法号,往往意味着对其身份的尊重和认可。
同义词:僧号、道号 反义词:俗名(指未出家前的名字)
法号一词源自传统,随着在的传播和发展,法号的使用也逐渐规范化。在历史上,法号的形式和含义都有所变化,但核心意义始终围绕着身份和修行目标。
在传统文化中,法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对生活的尊重和对修行者的认可。在社会交往中,正确使用法号是对徒的基本礼貌。
法号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寺庙、虔诚的修行和深邃的佛法。在个人情感上,法号往往与敬畏、尊重和向往相关联。
在参观寺庙时,我曾遇到一位法号为“智光”的僧人,他的平和与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将法号融入描绘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山间古寺钟声远,
智光法师静心禅。
松风竹影伴晨昏,
法号声中悟真源。
法号让人联想到古朴的寺庙、悠扬的钟声和僧侣的诵经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法号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在其他或文化中,类似的称号如教的“圣名”或道教的“道号”,虽然具体含义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身份的尊重。
法号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词汇,不仅承载着意义,也反映了社会对*生活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使用法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仰。
1.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2.
【号】
扬言有。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组词】
口喧佛号
命令,发令。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发枪之号。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诏大号。
【组词】
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