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5:27
法力: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超自然的力量或能力,特别是在魔法、巫术或神话故事中。它指的是一种能够实现超乎常人能力的事情的力量,比如施展魔法、治愈疾病、预知未来等。
法力这个词源于汉语,其中“法”可以指方法、法则,而“力”指力量。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可能与道教或**中的法术有关,后来逐渐演变成指代超自然力量的通用词汇。
在文化中,法力常常与道教的符咒、的咒语以及民间传说中的巫术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对超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敬畏。
法力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令人向往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奇迹和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情境,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法力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特别有天赋或影响力的人,比如:“他的商业头脑简直有法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月光下,她的手指轻舞, 法力流转,星辰随之起舞。 一念之间,花开满园, 奇迹,不过是她心中的常态。
法力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神秘的仪式、闪烁的魔法光环或是悠扬的咒语声。在视觉上,它可能与深邃的星空、神秘的森林或是古老的卷轴相关联。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gic”或“mana”,它们在奇幻文学和游戏中广泛使用,代表了类似的概念,即超自然的力量或能力。
法力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价值。它不仅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那些非凡的能力或影响力。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运用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多样性。
1.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