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0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09:49
词汇“出薪”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出薪”字面意思是指发放薪水或工资的行为。其中,“出”表示发放或支付,“薪”指的是薪水或工资。
由于“出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日常口语和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在专业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或财务管理中,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来指代发放工资的行为。
“出薪”一词由“出”和“薪”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出”有支付、发放的意思,“薪”则指薪水或工资。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出薪”这一表达。
在中国文化中,按时出薪被视为公司对员工负责任的表现,也是维护员工权益的重要措施。社会普遍认为,按时发放工资是企业诚信和稳定性的体现。
提到“出薪”,人们通常会联想到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按时收到工资带来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在个人生活中,按时出薪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来源,是维持日常生活和规划未来的基础。
在诗歌中,可以将“出薪”融入表达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月月出薪,岁月静好,
家国安宁,人心安定。
提到“出薪”,可能会联想到银行转账的画面,或是收到工资短信的提示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yroll”或“wage payment”,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出薪”作为一个表达发放工资行为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使用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特定语境中具有明确的意义。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并在适当的场合准确使用。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薪,荛也。 、 《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收秩薪柴。 、 《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薪蒸材木。 、 《诗·小雅·无羊》-以薪以蒸。 、 《管子·轻重甲》-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 、 《礼记·曲礼》-某有负薪之忧。 、 《孟子》-毁伤其薪木。 、 《聊斋志异·狼三则》-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组词】
薪火、 薪桂、 薪柴、 薪樵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宋·苏洵《六国论》-抱薪救火。
【组词】
薪采、 薪桂、 薪蒸、 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