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6:50
“乡农”一词通常指的是居住在乡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这个词汇强调了其居住地和职业特征,即乡村和农业。
“乡农”一词由“乡”和“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乡”指乡村,“农”指农业或农民。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乡农往往被赋予勤劳、朴实和坚韧的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随着城乡差距的讨论增多,乡农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乡农”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辛勤的劳作和朴素的生活。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也可能引发对农村发展和社会公平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乡村学校支教,那里的乡农们热情好客,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乡农”:
晨曦微露,乡农的锄头轻敲大地, 唤醒沉睡的种子,播种希望的旋律。 田野上,他们的身影如诗如画, 绘出生活的坚韧与自然的和谐。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阳光洒在金黄的麦田上,乡农们弯腰劳作,鸟鸣和风声交织成自然的乐章。这样的场景不仅带来视觉上的宁静与美丽,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在英语中,“乡农”可以对应为“peasant”或“farmer”。然而,“peasant”在西方文化中有时带有贬义,指代社会地位较低的农民,而“farmer”则是一个中性词,更侧重于职业描述。
通过对“乡农”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特点,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