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8:06
“不属”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不属于某个特定的范畴或集合。基本含义是表示某物不归属于某个类别、群体或范围。
“不属”由“不”和“属”两个字组成。“不”表示否定,“属”表示归属或属于。在古代汉语中,“属”已有归属的含义,而“不属”则是其否定的表达。随着语言的发展,“不属”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其基本的否定归属的含义。
在社会文化中,“不属”常用来描述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特别是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体感到“不属”可能会被视为问题或需要解决的状态。
“不属”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孤独、排斥或不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被边缘化的感觉,或者是在群体中找不到归属的焦虑。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感到自己“不属”,因为我的想法和建议经常被忽视,这让我感到沮丧和孤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不属”来表达一种超然或与众不同的情感: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
我如一片落叶,
飘零,不属任何枝头。
视觉上,“不属”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的个体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渺小。听觉上,可能是一首旋律中不和谐的音符,突显出与众不同的感觉。
在英语中,“不属”可以对应为“not belong”或“not part of”。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归属感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不属”在不同文化中的情感色彩和重要性也会有所差异。
“不属”是一个表达归属感的否定状态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情感联想。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深入理解语言的细微差别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属】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 、 《史记·魏公子列传》-冠盖相属。 、 《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络绎相属。
【组词】
属纩、 属界、 属连、 属志、 属引、 属文、 属读、 属聚、 属丝、 属好、 属怨、 前后相属
缀辑;撰写。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 、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
【组词】
属文、 属辞、 属书、 属对、 属缀、 属稿、 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