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4:59
词汇“息警”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息”可能指的是停止、休息,而“警”则通常与警报、警惕相关。因此,“息警”可能意味着停止警报或解除警惕状态。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推测进行。
“息警”可能指的是停止警报或解除警惕状态,通常用于军事、警察或紧急情况下的语境中。
由于“息警”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息”和“警”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
在强调安全和警惕的社会文化中,“息警”可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信号,表示危险已经过去,人们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息警”可能带来一种放松和安全感,因为它意味着紧张和危险的状态已经结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息警”这个词汇,但如果我在家中安装了警报系统,当警报解除时,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那种放松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当夜幕降临,星辰闪烁,
警报声终息,心灵得以安放。
息警之时,世界重归宁静,
在和平的怀抱中,我们安然入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down”或“all clear”,用于表示警报解除或危险已经过去。
“息警”虽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简洁地表达了警报解除或警惕状态结束的含义。在特定语境中,它可能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准确传达特定的情感和状态。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它们。
1.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
2.
【警】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警,戒也。 、 《周礼·宰夫》-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 、 《礼记·文王世子》-所以警众也。 、 《文赋》-乃一篇之警策。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年或者大警晋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警其余。
【组词】
警告;警励、 警迹人、 警鼓、 警动、 警新、 警众、 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