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0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09:03
“咂嘴弄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嘴唇的动作,通常用来形容人在品尝美味食物时的动作,或者是表示对某事感到满意或赞赏时的表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通过嘴唇的动作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咂嘴弄唇”常用来描绘人物在享受美食时的生动场景,增强读者的感官体验。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件事物的高度评价或满意,如“他对这个提议咂嘴弄唇,表示非常满意。”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描述与食物、餐饮或感官体验相关的专业内容中。
“咂嘴弄唇”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主要来源于人们对食物品尝时的自然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食物,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其他事物的满意或赞赏。
在文化中,食物和餐饮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咂嘴弄唇”这个成语在描述与食物相关的场景时尤为贴切。它反映了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馨和满足。它让我联想到家庭聚餐时的欢乐场景,以及与亲朋好友共享美食的美好时光。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家庭聚餐时,我们品尝了一道特别美味的菜肴,大家都咂嘴弄唇,纷纷表示这是近期吃过的最好吃的菜。这个成语帮助我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场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花前,佳肴美酒,咂嘴弄唇,共享天伦之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家庭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美食,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表情。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餐桌上碗筷碰撞的声音,以及人们交谈和笑声的和谐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acking one's lips”,用来形容对食物的满意或期待。这个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反映了人类对美食的共同感受。
“咂嘴弄唇”这个成语在描述人们对食物或事物的满意和赞赏时非常生动和形象。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描述相关场景时更加得心应手。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中关于感官体验和文化情感的细腻表达。
[王举人]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觉就吃了一惊;一会儿咂嘴弄唇的,脸上做出许多怪物像。
1.
【咂】
吮吸,叮咬。
【引证】
元·佚名《陈州粜米》-都是些…咂脓血的苍蝇。
【组词】
咂吮、 咂啄、 咂啖、 咂嘬、 咂干
象声词。发咔嗒声。又(如舌尖抵住上颚发出吸气音,表示称赞、羡慕、惊讶等)。
【引证】
《红楼梦》-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
【组词】
咂嘴弄舌、 咂巴
2.
【嘴】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
3. 【弄】
4.
【唇】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形体》-脣,缘也,口之缘也。 、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
【组词】
唇吻、 唇红齿白、 唇不离腮、 唇齿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