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7:50
词汇“宣训”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宣”和“训”组合而成的。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合起来,“宣训”可以理解为公开宣布并教导某事,或者是指通过公开的方式进行教育和训练。
由于“宣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为了特定目的而创造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宣训”可能与公共教育、政策宣传或社会规范的传播有关。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在学校或工作场所遇到过类似的宣训活动,如新员工培训、公共安全教育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宣训”来描述知识的传播:
春风化雨润心田,
宣训无声胜有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相应的词汇来实现。
“宣训”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其含义相对明确,主要用于描述通过公开方式进行的教育和训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教育或宣传活动。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训】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训,说教也。 、 《书·顾命》-大训。 、 《左传·文公六年》-告之训典。 、 《国语·晋语》。注:“教也。”-是为明训。 、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张溥《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训俭示康。
【组词】
训蒙、 训蒙教授、 训人、 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