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7:06
受窘: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感到尴尬或处于困境中,通常是因为某种社交场合下的不适或尴尬情境。它描述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尴尬局面时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
受窘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受”(接受、经历)和“窘”(困境、尴尬)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窘”已有困境、困窘之意,而“受”则表示经历或承受。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尴尬情境的词汇。
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是在重视面子和礼仪的社会中,受窘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情绪,因为它可能损害个人的形象和社交地位。而在西方文化中,尴尬有时被看作是人性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带来幽默和共鸣。
受窘通常带有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脸红、手足无措的画面。它也可能引发同情或理解,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公共演讲时感到受窘,因为紧张而忘词,那种尴尬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用“受窘”来描绘一个角色在月光下的沉默,如同被无形的言语束缚,每一动作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打破这静谧的夜。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人站在聚光灯下,四周是黑暗的观众席,他的脸上露出受窘的表情,背景音乐是缓慢而紧张的小提琴曲,这样的场景能很好地传达受窘的情感。
在英语中,“embarrassed”或“awkward”可以对应“受窘”,但“embarrassed”更侧重于内心的尴尬感,而“awkward”则更多指行为上的不自然。
受窘是一个描述人在尴尬情境下的感受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理解。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在社交互动中的复杂情感。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窘】
(形声。从穴,君声。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窘,迫也。 、 《诗·小雅·正月》。传:“困也。”-又窘阴雨。 、 《离骚》-夫唯捷径以窘步。 、 贾谊《服鸟赋》-窘若囚拘。 、 《列子·黄帝》-窘于饥寒。 、 《汉书·郭解传》-贼窘自归。 、 《齐民要术·序》-穷窘之来,所由有渐。 、 《聊斋志异·狼三则》-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组词】
窘极、 窘冗、 窘辱、 窘涩、 窘穷、 窘敝、 窘暴、 窘乏、 窘匮、 窘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