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6 15:3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6 15:31:16
“成千上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数量非常多,远远超过一千和一万。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数量极其庞大,无法精确计数。
在文学作品中,“成千上万”常用来描绘壮观的场面或众多的人物,如战场上的士兵、**中的群众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夸张地描述任何数量庞大的事物,如“成千上万的星星”、“成千上万的书籍”。在专业领域,如统计学或人口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的数据集或人口数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不计其数”强调数量之多以至于无法计算,而“浩如烟海”则形象地比喻数量像烟雾和海洋一样无边无际。
“成千上万”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成”、“千”、“上”、“万”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基本的数量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千”和“万”已经是表示大数量的词汇,而“成”和“上”则加强了这种数量的庞大感。
在**文化中,数字“千”和“万”常常被用来象征完整和无限,因此在成语“成千上万”中,这两个数字的使用也体现了这种文化寓意。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于强调集体的力量或***的现象。
“成千上万”这个词汇给人以宏大、壮观的感觉,常常引发人们对力量、规模和数量的敬畏之情。在表达时,这个成语可以帮助强化语句的气势和深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成千上万”来形容我书架上堆积如山的书籍,或者在描述一次大型音乐会时提到成千上万的观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成千上万的星辰,在夜空中闪烁,如同无数梦想的火花,点亮了黑暗的宇宙。”
想象一下,成千上万的人在体育场内欢呼,声音震耳欲聋,画面中人群涌动,这种场景可以激发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ousands upon thousands”或“tens of thousand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数量庞大的概念。
“成千上万”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和形象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传达了数量的概念,还带有文化和情感的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看着那乌克斋、邓九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未免就把这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做假事骗得了几个人,骗不了~的人。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3.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4.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