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6:10
词汇“共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共默”可以理解为“共同沉默”或“一起保持沉默”。这个词汇可能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共”意味着共同或一起,“默”意味着沉默或不说话。
由于“共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社会或心理现象。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共默”可能被视为一种消极的行为,因为它可能意味着对不公正或错误行为的默认。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风险。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共默”的情况,例如在职场中面对不公正的决策时,有时选择沉默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共默”来表达一种集体的沉默,如:
在无声的夜里,我们共默,
星光下,心事重重。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集体沉默的态度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沉默可能被视为尊重或智慧的象征,而在其他文化中,沉默可能被视为不合作或消极的标志。
“共默”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揭示了集体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沉默。在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时,需要考虑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情感和心理影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动态。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默】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闭口不说话。
【引证】
《书·说命》-恭默思道。 、 《论语》-默而识之。 、 《易·系辞》-或默或语。 、 《国语·楚语》-三年默以思道。 、 《左传·昭公十五年》-我不欲战而能默。 、 白居易《移家入新宅》-默坐低双眉。
【组词】
默然不语、 默默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