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33
周遭: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周围”或“四周”,指的是某个中心点或物体的周围环境或空间。它强调的是围绕某个中心点的所有方向和区域。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周遭”常用来描绘场景,营造氛围,如“夜幕降临,周遭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周遭”可以用来描述周围的人或事物,如“我周遭的朋友都很有趣。”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或环境科学中,“周遭”可能指某个地点的环境特征,如“研究站周遭的生态系统非常丰富。”
同义词:周围、四周、周边、环顾
反义词:中心、核心、内部
“周遭”一词源自汉语,由“周”和“遭”组成。“周”意为环绕,“遭”意为经历或环境。在古代汉语中,“遭”也有“围绕”的意思,因此“周遭”合起来就是指环绕的环境或空间。
在**文化中,“周遭”常用来描述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社会交往中,也用来描述个人与周围人的关系。
“周遭”这个词给人一种包围感和安全感,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种局限感或依赖感。它让人联想到家的温暖和社区的紧密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周遭”来描述我所在的环境,比如在旅行时描述新地方的周遭风景,或者在工作中描述办公室的周遭氛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在周遭的田野,银色的波纹轻轻摇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宁静的乡村,周遭是连绵的青山和金黄的麦田。听觉上,可能是夜晚周遭的虫鸣和远处的水流声。
在英语中,“周遭”可以对应为“surroundings”或“vicinity”,它们在描述环境和空间时有着相似的含义,但“surroundings”更强调环境的具体特征,而“vicinity”更侧重于地理位置的接近。
“周遭”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描述和理解周围的环境,还能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增添丰富的情感和视觉元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周遭”这个词,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遭】
(形声。从辵(chuò),曹声。本义:遇见,碰到)。
同本义(多指碰到不幸的事)。
【引证】
《说文》-遭,遇也。 、 《礼记·曲礼》。疏:“逢也。”-遭先生于道。 、 《国语·郑语》。注:“遇也。”-未既龀而遭之。 、 《史记·孝武纪》-遭圣则兴。 、 班固《幽通赋》-故遭罹而嬴缩。 、 《史记·管晏列传》-晏子出,遭之途。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组词】
遭伤、 遭变、 遭坏、 遭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