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10
“催命符”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象征性的物品或符号,通常用来比喻那些迫使人不得不迅速行动、完成某项任务或面临极大压力的事物。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那些给人带来紧迫感、压力或威胁的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催命符”常用来形容那些迫使主人公采取行动的外部压力,如《红楼梦》中贾母的命令对贾宝玉来说就像是催命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工作中的紧急任务或生活中的紧迫情况。在专业领域,如项目管理中,它可能指代那些必须按时完成的任务或截止日期。
同义词:紧箍咒、定时炸弹、压力源
反义词:解药、救星、缓冲器
“催命符”一词源于**古代的迷信观念,认为某些物品或符号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影响人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用来形容紧迫压力的比喻用法。
在**文化中,“催命符”常与紧迫感和压力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效率和时间管理的重视。它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压力时的无奈和紧迫感。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焦虑,因为它直接关联到紧迫和压力。在表达中,它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那些令人感到压力的情境。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个紧急项目,截止日期就像是一个催命符,迫使我不得不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时间的指针,催命符般紧迫,
每一秒都在催促,不容片刻停留。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倒计时的钟表,指针快速转动,给人一种紧迫感。听觉上,可能是急促的钟声或心跳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压力的增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adline”或“time bomb”,它们都传达了紧迫和压力的概念,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情境上有所不同。
“催命符”这个词汇在描述紧迫和压力的情境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时间的紧迫性,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压力时的情感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和理解各种紧迫的情境。
1.
【催】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室人》-交徧催我。 、 《侯成碑》-鸿仪催零金。 、 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组词】
催比、 催并、 催迸、 催科、 催命鬼、 催索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3.
【符】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信。
【引证】
《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 《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门关用符节。 、 《孟子》-若合符节。 、 《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玺符节。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
【组词】
符玺、 符宝郎、 符契、 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