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0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01:11
活捉生擒 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战斗或追捕中,将对方或猎物活生生地捉住,而不是杀死或使其逃脱。这个词汇强调了捕获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生命力。
"活捉生擒"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的两个词“活捉”和“生擒”都有相似的意思,强调捕获的活体状态。在古代战争和狩猎中,活捉生擒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荣誉和价值。
在**传统文化中,活捉生擒常常与英雄主义和智慧联系在一起,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用计活捉了孟获。这种行为在社会中被视为一种高超的技能和策略。
这个词汇给人以紧张和兴奋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追逐和捕获的动态场景。它也暗示了一种控制和胜利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活捉生擒"可能用于描述成功地抓住了逃跑的宠物或孩子,这种情况下,它带有一种轻松和幽默的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活捉生擒"来描绘一场梦境中的奇幻追逐:
梦里我化作猎鹰, 活捉生擒了风的尾巴, 它在夜空中划出银色的轨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猎人与野生动物搏斗的画面,充满了动态和紧张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追逐时的脚步声和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apture alive" 或 "take prisoner",强调的是捕获的活体状态,但不如"活捉生擒"那样具有强烈的动态感和文化内涵。
"活捉生擒"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动态感,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还传达了一种策略和智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明来暗去,活捉生擒。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捉,搤也。 、 《广雅》-捉,持也。 、 《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 、 《左传》-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 、 《三国志》-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
【组词】
捉发、 捉秤、 捉手、 捉身、 捉船、 捉笔
3.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4.
【擒】
(形声。从手,禽声。本义:捕捉。古籍本作“禽”)。
同本义。
【引证】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组词】
擒捕、 擒捉、 擒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