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1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18:25
“活捉”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战斗或追捕中,成功地捕获某人或某物,使其保持活着的状态。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军事、警察行动或狩猎等语境中,强调捕获对象的生命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活捉”可能被用来描述一场紧张刺激的追捕场景,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捕获,不仅仅是战斗或追捕。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和执法,“活捉”具有特定的技术含义,指的是在不伤害目标的情况下成功捕获。
同义词“捕获”和“擒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活捉”更强调捕获对象的生存状态。反义词“释放”和“逃脱”则表示从捕获状态中解脱出来。
“活捉”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活”和“捉”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活”表示生存,“捉”表示捕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某些文化中,“活捉”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在狩猎文化中,活捉猎物可能被视为一种技巧和尊重生命的表现。在法律执行中,活捉犯罪嫌疑人有时被视为对法律程序的尊重,避免不必要的暴力。
“活捉”这个词汇可能引发紧张和兴奋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高风险的活动相关联。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追逐、策略和最终的成功。
在个人生活中,“活捉”可能用于描述任何形式的捕获,比如在游戏中捉住某人,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捉住一只逃跑的宠物。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活捉”来比喻捕捉瞬间的美丽或情感:
我试图活捉那瞬间的温柔, 如同猎人追逐晨曦的光辉。
视觉上,“活捉”可能让人联想到追逐的画面,如电影中的追捕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或追逐时的脚步声。
在不同语言中,“活捉”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apture alive”或“apprehend unharmed”。这些表达都强调捕获对象的生存状态。
“活捉”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还传达了捕获对象的生存状态。在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细微差别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捉,搤也。 、 《广雅》-捉,持也。 、 《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 、 《左传》-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 、 《三国志》-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
【组词】
捉发、 捉秤、 捉手、 捉身、 捉船、 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