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8:38
暑运:字面意思是指在夏季期间,由于学生放假、旅游高峰等原因,交通运输部门面临的客运高峰期。这个词汇主要用于描述铁路、航空、公路等交通领域在夏季的运输高峰现象。
暑运一词源于对夏季运输高峰现象的描述,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行业内的专业术语。
在中国,暑运与春节运输(春运)并列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两个运输高峰期。暑运不仅反映了人们夏季出行的高峰,也体现了社会经济活动和旅游文化的繁荣。
暑运往往让人联想到拥挤、繁忙和旅行中的不便,但同时也代表着家庭团聚、旅游探险和新的开始。
个人在暑运期间可能会有计划旅行的经历,或者在工作中参与到暑运的组织和保障中。
在诗歌中,暑运可以被描绘为“夏日的脉搏,跳动在每一条繁忙的铁轨上”。
暑运的视觉联想可能是火车站拥挤的人群、飞机起飞的场景;听觉联想可能是火车站的广播声、飞机引擎的轰鸣声。
在不同国家,夏季也是旅游高峰期,但不一定都有“暑运”这个特定的词汇来描述这一现象。
暑运作为一个描述夏季运输高峰的词汇,不仅在交通运输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经济活动的一个侧面。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夏季的交通管理和旅行规划中。
1.
【暑】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暑,热也。 、 《易·系辞》-一寒一暑。 、 《诗·小雅·四月》-六月徂暑。 、 《礼记·月令》-土润溽暑。 、 《《素问·天玄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 、 《韩非子·人间训》-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 、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乌兽稀毛,其性能暑。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宋·苏轼《教战守》-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组词】
暑溽、 暑岁、 暑夏、 暑寒、 暑湿
炎热的日子。
【引证】
《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 《韩非子·显学》-寒暑不兼时而至。
2.
【运】
(会意。从辵(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運,移徙也。 、 《易·系辞》-日、月运行。 、 《方言》。注:“犹行也。”-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 《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是鸟也,海运。 、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可运于掌。
【组词】
运衡、 运玑、 运斡、 运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