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2:26
夜央: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夜晚的中央”或“夜深时分”。它通常用来描述夜晚已经过去一半,接近黎明的时刻。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夜央”常用来营造一种静谧、深沉的氛围,如“夜央时分,月光如水,洒在寂静的湖面上。”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为了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或场景,如“我们聊到夜央,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或天文学中,可能会有特定的使用,但一般不常见。
同义词:夜深、夜半、夜阑
反义词:黎明、破晓、清晨
“夜央”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至今仍在使用,但相对较少。它的演变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和表达方式上。
在**传统文化中,“夜央”常常与孤独、思考、等待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古代诗词中常有“夜央人静”的描述,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
情感反应:夜央给人一种宁静、深邃的感觉,有时也带有一丝忧郁或孤独。
联想:夜央让我联想到星空、寂静的街道、独自一人的思考时刻。
在我的生活中,夜央常常是我独自阅读或写作的时刻,那种宁静的氛围让我更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诗歌:
夜央时分,星辰低语,
月光洒落,寂静如诗。
思绪飘渺,心随风起,
在这无边的夜色里,
我与你,共赴一场梦。
视觉联想:夜央让我想到一幅画面,星空下,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前,手中捧着一本书,灯光柔和。
听觉联想:夜央的寂静中,偶尔传来远处狗吠或钟声,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深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dnight”或“the dead of night”,但它们更多强调的是时间点而非氛围。
“夜央”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美感,它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帮助我更好地表达深沉、宁静的情感。在创作中,我也会尝试更多地使用这个词汇,以丰富我的表达方式。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央】
(会意。小篆字形。从大,在冂(jiǒng)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本义:中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央,中央也。 、 《诗·秦风·蒹葭》-宛在水中央。 、 《礼记·月令》-中央土。 、 《荀子·正论》。注:“中渎也。”-今人或入其央渎,窃其猪彘。 、 《汉书·外戚传》。注:“犹未半也。”-惜蕃华之未央。 、 《管子》-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名之曰央。
【组词】
央渎